來源:金融時報
個人養老金制度走向全國后,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迎來第六批擴容!
近日,中國理財網發布第六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共計新增4只產品,包括工銀理財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3只,中銀理財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1只。此次新增后,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總只數達到30只。
記者注意到,此次新增的4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均為每日開放產品,風險等級均為二級,風險程度適中。其中,3款產品為固定收益類產品,1款產品為投資優先股的混合類產品。從業績比較基準來看,新增的4只產品業績比較基準較此前成立的產品有所下降。其中,工銀理財推出的3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設置366天、500天、520天不同期限最短持有期,業績比較基準在2.2%-3.4%不等。中銀理財推出的1只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2.7%-3.7%。
據了解,自2023年2月首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推出以來,理財登記中心已支持包含工銀理財在內的6家理財公司成功發行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目前市場上共有19家商業銀行代銷26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超60億元。
今年7月,中國理財網披露,當時市場上共有19家商業銀行代銷23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超47億元。也就是說,在5個月的時間里,投資者累計購買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約13億元。
2023年12月份的數據則顯示,當時市場上共有16家商業銀行代銷23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超12億元。在約一年的時間里,投資者累計認購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規模增長約48億元。
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城市(地區)啟動。試點兩年多以來,個人養老金制度運行平穩,據報道開戶人數已突破7000萬戶。不過,個人養老金還存在“開戶熱、繳存冷”的問題。綜合市場反映來看,個人養老金繳費意愿不強受多重因素影響,主要集中在部分個人養老金產品收益率低于投資者預期,稅收優惠激勵不足、年投資額度有限,賬戶內可投資的產品豐富度不足,具體到一家銀行投資者能選擇的產品則更少,賬戶封閉期較長、流動性差等方面。
正是看到了這些問題,此次個人養老金推廣至全國的同時,允許進一步豐富產品種類。人社部等五部門印發的《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將國債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范圍,將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并推動更多養老理財產品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范圍。同時,個人養老金制度設計亦著重提升長期性產品供給——鼓勵金融機構研究開發符合長期養老需求的個人養老儲蓄、中低波動型或絕對收益策略基金產品等金融產品,合理確定個人養老儲蓄的期限和利率。
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官宣后,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已火速添加新產品。證監會將首批85只權益類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目錄,包括普通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ETF及ETF聯接基金。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12月19日,個人養老金產品共有942只,其中基金類產品285只、保險類產品165只(涵蓋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兩全保險、養老年金保險、分紅險、萬能險等)、理財類產品26只(目前已為30只)、儲蓄類產品466只(其中包含44只特定養老儲蓄產品)。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個人養老金可投資品種的豐富將更好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個性化需求。例如,新納入國債可以為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提供投資選擇,指數基金則適配風險偏好相對更高的投資者的收益需求。豐富產品種類還可提升賬戶吸引力,吸引更多增量資金入場,同時不同產品種類亦將引導資金流入不同金融市場領域,促進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提高市場整體效率。
談及居民如何配置個人養老金產品,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居民應從自身養老需求出發,根據自身投資理財能力、風險偏好以及可投資資金等因素,做好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產品配置。一般來說,養老基金和養老理財具有一定風險,但收益可能更高,居民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特定養老儲蓄受存款保險保護,國債由國家信用支撐,風險極低;養老保險應重在考察其保障水平。一般來說,距離退休時間比較近的居民,建議選擇更穩健的產品;距離退休時間比較遠的居民,可以適當選擇更多的基金和理財產品。
下一篇:少兒手勢舞蹈,活力創意的舞臺展現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