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界面新聞記者 | 劉晨光
券商出海是一個持續進行的話題,今年多家券商的出海行動也多次進入了大眾討論的視野,包括中國銀河(601881.SH)、華泰證券(601688.SH)多家頭部券商進行了出海實踐。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國優質企業出海規模不斷擴大,海外業務有望成為券商發展的重要引擎。
券商出海進行時
從上半年的財報來看,券商國際業務增長勢頭強勁,例如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上半年的國際業務營收均超過了60億元,華泰證券該業務同比增長超6成,頭部券商頻頻有新的動作。
4月18日,中國銀河正式宣布將去年底完成100%控股的銀河-聯昌更名為“銀河海外”。
上半年,國泰君安新加坡子公司落地首筆跨境場外衍生品業務。
9月20日,華泰證券發文稱,華泰國際旗下子公司當月率先以中資券商身份,于越南證券市場監管機構獲批證券交易代碼;將以合格境外投資者身份在越南的兩大主要證券交易所——胡志明市證券交易所(HOSE)和河內證券交易所(HNX)進行直接交易。
中國銀河方面告訴界面新聞,當前券商出海動因來自于多個層面。全球來看,由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所引領的新一輪科技浪潮已經開啟,全球供應鏈呈現區域化、短鏈化新特征,轉向安全優先;國內層面,隨著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中資企業進入在全球范圍內布局供應鏈、生產地和消費市場的新階段。
對企業而言,“一帶一路”等合作框架為中資企業提供了進一步“走出去”的制度保障與合作平臺,在戰略、市場、成本和避險等多重因素驅動下,不少中資企業在海外建立起增長的“第二曲線”,并不斷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度與分工地位。
據中國銀河介紹,以日本等國國際經驗來看,金融企業出海往往伴隨產業出海,如日本野村證券于1960-1970年代開始伴隨日本產業出海擴展海外業務,在英國、美國等地設立辦事處,2009年,野村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由東京遷至倫敦,公司重點從日本拓展至全球市場,發展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一流投行。對于券商而言,要做好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已是中資券商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麥楷亞洲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創始人和聯合主席助·伯斯汀(Drew Bernstein)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投資銀行已經在中國香港IPO市場成功建立了強大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過去在香港主導大型發行的全球投行。
助·伯斯汀指出,與中國關系密切、總部位于新加坡的老虎證券,已經在較小規模的IPO中找到了市場,并在2024年迄今為止主導了七個IPO。然而,PonyAI(高盛)、WeRide(摩根士丹利)和Zeekr(高盛)等規模較大的交易都依靠大型投資銀行處于領先地位。
中信證券金融首席田良認為,中資券商國際化不僅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的需要,也是繼續推動證券行業創新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需要。在國內經濟從高速增長切換到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走出去不僅能夠創造境外業務增量,也能借力全球智慧推動境內業務提質增效。
東南亞市場被青睞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出海選擇的方向上,東南亞被較多提及,且頭部券商多有布局。
中國銀河證券2018年通過收購馬來西亞聯昌集團旗下的證券業務,將國際業務網絡從香港延伸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中信證券設立中信證券企業家辦公室(香港)服務品牌,正式推出新加坡財富管理平臺。
除了進軍越南市場,早在2023年9月,華泰已成立新加坡子公司,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資本市場服務牌照和豁免財務顧問資質,著力布局投資銀行、股權衍生品、財富管理和固定收益等業務,開拓當地及東南亞客戶,入局東南亞市場。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券商出海的目的主要是兩方面,一是為出海的中國的企業進行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比如說推動海外的中國企業在海外的交易所上市,幫助他們進行融資。其次現在東南亞的中國企業和個人比較多,很容易成為海外電商發展業務的一個主要的目標客戶,而東南亞正好符合以上的兩個特點。
匯生國際資本有限公司總裁黃立沖坦言,從當前的券商出海來說,東南亞蘊含著一些機會,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的股市受歡迎度逐步提升。券商在出海的過程中可以抓住一些機會,如文化和語言的不同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可能導致市場機會。企業可以通過本地化策略(如調整產品設計、營銷策略)來克服這些障礙,并有效地進入新市場。了解當地消費者行為和偏好,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定位產品和服務。另外,不同市場對品牌的認知和接受度不同,可利用這些差異進行品牌的推廣和市場的開拓。
黃立沖認為,當前各國數字化轉型與信息化水平不一,數字基建與數據安全法規存在差異。將中國在數字化支付、移動互聯網應用、智能制造與大數據分析上的成熟經驗輸出到數字化尚不充分的市場,可以填補當地空白,形成技術服務與方案落地的盈利模式。
據中信證券,目前,東南亞市場的證券經紀業務普遍收取0.1-0.2%的高費率,相當于中國內地市場的5-10倍。在強勁的經濟增長、年輕的人口結構、全球領先的互聯網普及率加持下,東南亞互聯網證券經紀業務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
“歸根結底,投資銀行是一項非常注重關系的業務。假設他們擁有強大的分銷平臺,能夠培養有前途的企業家,并且隨著公司規模增長而幫助他們解決一系列問題的人可能會獲得業務。”助·伯斯汀如是分析。
助·伯斯汀認為,與美國和歐洲的全球公司進行正面競爭非常困難,而且涉及巨大的間接費用,但是銀行可以合作來利用跨地區分銷的機會是存在的,“建議是放眼全球,與全球合作,發揮自己的優勢。”
中國銀河也表示,關于中資券商出海的風險點,跟市場和行業相關的風險和境內是一致的。展業方面,首先是國別風險,其次是由于發展階段不同,在局部市場和地區會有一些特定的經營風險和操作風險,比如建立信息系統、財務系統。
在王紅英看來,現在券商出海主要面臨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對出海的目的國的法律民俗的熟悉程度是否充分。二是券商出海面臨的國際化挑戰,即人才儲備是否充足。第三,在資本向下,且外匯管制沒有放開的這個背景下,券商如何去協調貨幣互換,包括現在很多在東南亞的經營的企業,跟國內的企業財務報表并沒有并表。他認為,開展出海的券商應該加大國際化的法律人才儲備,包括海外和經營人才的招募。
中泰國際研究認為,中資在港券商海外市場份額較低,資本金普遍遠低于國外大投行,補充資本的需求較大,資本補充能力缺乏的挑戰。目前補充資本僅有兩種途徑:一是境內母公司注資,但注資涉及的跨境資本審批繁瑣且單次注資金額普遍低于20億港元,補充有限;二是境外向投資者募集,但港股金融企業估值較低,募集股權補充資本面臨較大挑戰。而發長債一般需母公司擔保或維好協議,中資券商跨境擔保須取得證監會無異議函且受監管審核較多,因此子公司偏向短期融資,亦面臨一定的流動性與再融資壓力。
下一篇:張勤文學巨匠代表作概覽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