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第十七屆中國工業論壇
第十七屆中國工業論壇12月28日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中心召開,主題為“科技引領 工業向‘新’”。華為中國政企智能制造系統部解決方案副總監熊鵬出席并演講。
談到華為為什么做數字化轉型,熊鵬表示,華為是一個業務非常復雜、整體非常龐大的企業,如果不做數字化轉型,別說往前發展了,管理這個企業更都是是不可想象的。
他介紹稱,任正非2015年提出來要做數字化轉型,其中有一個目標就是要讓華為的銷售收入翻倍的情況下,人員基本不增長,“實際情況就是當時2015年的時候我們的營收是3900多億,到2020年的時候美國制裁前達到了8900多億,收入確實翻番還多一點,人員從17.5萬人增長到了19.7萬人,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增長,可以說當時老板定的目標基本實現了。”
熊鵬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需要前期的頂層設計,底層要搭建各種數字化基礎設施,要有數字化人員,還要在整個過程中應對新的安全的挑戰,包括合規、隱私等等,去搭建數字化應用,“華為準備用了20年,轉型用了10年,這里頭花了數以千億的資金才做到現在的一些成果。”
他談了三點體會。第一,數字化轉型戰略是根本,是戰略驅動的,如果一個企業的一把手沒有一個戰略上的訴求,也沒有一個要做數字化轉型破釜沉舟的決心,建議不要做,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的喊口號,是非常艱苦的過程。
第二,數據為基礎。他認為,現代化的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或者資產是數據,只有通過數據的處理、治理,再科學的利用,才能為數字化轉型打好基礎。
最后是人才。熊鵬稱,人才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石,華為在智能制造領域打造了一個立體的人才培養的架構,打造出了三大類面向客戶的培訓,針對管理者、應用和技術人才。最近三年華為為整個中國制造企業和高校培養的數字化人才超過2萬人。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