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式
12月26日金融一線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式在北京召開。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萬群出席并參加機構討論“企業年金制度實踐與改革展望”。
萬群表示,中國企業年金在過去20年的發展中,制度建設不斷地完善,組織管理也非常地規范,投資體系穩健運行,過去20年的年化平均投資收益率達到了6.26%,市場參與的機構主體也非常豐富。但成就的背后也有一些問題和挑戰。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覆蓋面的問題,整個企業年金參與者3200萬人,全國的注冊企業中不到1%參加了企業年金。
第二,企業年金的管理模式目前相對來說還比較單一。有一些DB的模式,但是大部分都是DC的模式。DB到DC模式的變化,是過去20年全球企業年金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我們的企業年金一建立基本上也是用DC模式,但是DC模式下,把長壽風險都轉移給個人,在長壽時代背景下,企業職工退休之后大約還有30-40年的生命周期,由他個人進行這么長周期的投資風險和長壽風險的管理其實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
第三,投資的考核相對較短期,投資策略的多元化也不夠充足。投資策略的單一化會導致投資的系統性風險。
萬群從英國海外市場的經驗,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在適當的時機選擇一些城市或者地方做自動加入的試點。三支柱的建立是一個非常長周期的事情,個人去做這樣長周期的財務安排是非常困難的。在二支柱方面可能在一些地方做一些試點。
第二,投資的績效考核。如果沒有相應的機制或者投資工具,耐心資本的建立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在投資方面需要做一些長周期的激勵,通過激勵的方式讓養老金機構去真正地做長周期的資金安排。
第三,要發揮政策的激勵作用,鼓勵或者推動更多的金融機構進入到這個市場。只有競爭充分的時候,這個市場才能變得更加有效,也更加有競爭力,才能真正給廣大職工、廣大老百姓帶來比較切實的投資收益。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