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華夏時報 記者王兆寰 北京報道
距離2025年僅剩一周之時,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的合并重組申請正式獲得中國證監會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進入關鍵的監管審核階段,這無疑將2024年的券商并購重組推向最高潮。
作為新“國九條”發布以來頭部券商強強聯合的首單,其推進的速度之快令業界驚嘆,而接下來的監管審批速度也有望超預期。
2024年,券商并購風起,新“國九條”、證監會“并購六條”的出臺掀起了資本市場券商新一輪并購重組浪潮,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案例顯著增多,而上海市的“并購十二條”未來有望加速上海系券商的合并重組。
2025年,在“穩定股市”的定調下,A股市場的持續穩定向好有望催化權益投資彈性再釋放,進而推動券商業績進一步回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行,大勢所趨。頭部券商間合并以及區域國資背景券商間的并購將加速推進,行業集中度有望繼續提升。
政策接踵而至
2024年被市場稱為券商并購年,行業的整合有章可循且力度空前。
3月1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意見》指出,力爭通過5年左右時間,基本形成“教科書式”的監管模式和行業標準,行業機構定位得到校正、功能發揮更加有效、經營理念更加穩健、發展模式更加集約、公司治理更加健全、合規風控更加自覺、行業生態持續優化,推動形成10家左右優質頭部機構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
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力爭在戰略能力、專業水平、公司治理、合規風控、人才隊伍、行業文化等方面居于國際前列。
4月,新“國九條”隆重出臺,其要求“推動證券基金機構高質量發展,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
9月24日,證監會“并購六條”高調頒布,特別提出要“支持上市證券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
進入年底,12月10日,上海市發布“并購十二條”。其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證券公司合并,打造一流投資銀行。上海系券商合并重組有望加速。
東方證券報告指出,并購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路徑,當前證券行業并購重組內外部環境已基本具備。從美國的四次并購浪潮以及頭部公司的經驗來看,并購將提升資本實力、擴大市場份額、均衡業務結構、提升抗風險能力等。市場化并購重組將有助于推動證券行業集中度提升,改善行業同質化競爭格局。2019年11月,證監會首次提出鼓勵券商行業同業并購,目標是打造航母級券商,通過多渠道充實資本、鼓勵并購重組、增強資本實力、優化行業結構,并提倡豐富服務功能、提升資產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
不過,報告認為,并購后業績能否達到市場預期仍待觀察,從中長期來看,證券公司并購乃是大勢所趨,將加速行業格局的頭部集中化趨勢,并加速航母級券商的打造,重點利好頭部券商。
并購爭分奪秒
進入2024年年底,尤其是進入12月份,證券行業并購重組步伐明顯加快,進入沖刺階段。
12月23日晚間,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同步公告,兩家的合并重組申請正式獲得中國證監會及上交所受理。在此前一天,12月22日晚,兩家的境外子公司的整合也獲得進展。兩家券商共同公告稱,香港證監會已批準國泰君安作為存續公司,在本次合并后成為海通證券相關境外子公司大股東。
在專業人士看來,兩家的合并速度持續超預期。從并購流程來看,兩家公司于9月初正式發布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于10月初發布此次并購交易預案,11月下旬公告已獲上海國資委批復并發布換股合并交易書,再到12月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進入審批環節,用時3個多月。
財通證券認為,國泰君安換股吸收海通證券作為2024年新“國九條”發布以來頭部券商強強聯合,打造一流投行的首單并購安排,其監管審批速度有望超預期。
12月18日,國聯證券、民生證券重組方案獲交易所審核通過,成為新“國九條”后首單券商并購重組過會項目。該項目自9月27日獲上交所受理后,時間不到3個月。
12月6日,西部證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收購國融證券控股權以及收購相關授權事項的兩項提案,亦獲股東大會高票通過,進入材料申報、監管審核環節。
同日,國信證券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擬通過發行A股股份方式,購買深圳資本等7家公司合計持有的萬和證券96.08%的股份。
12月3日,浙商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國都證券轉發的證監會《關于核準國都證券變更主要股東、實控人的批復》,核準公司成為國都證券主要股東,核準公司實際控制人浙江省交通集團成為國都證券實際控制人。
中航證券分析師薄曉旭認為,目前監管明確鼓勵行業內整合,在政策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下,并購重組是券商實現外延式發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購重組對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以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行業整合有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規模效應。
薄曉旭預計,隨著行業并購重組案例逐漸增多,行業集中度也有望隨之提升,頭尾部券商分化將加劇,行業“頭部券商+中小特色券商”格局逐漸明朗。
助力資本市場對外開放
11月初,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上的致辭中表示,將持續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為國際投資者打造良好投資環境,努力打造外資“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落實好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舉措,提升A股投資價值,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回報。同時,堅定不移推進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制度型開放,便利跨境投融資,擴大滬深港通投資標的范圍,優化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拓寬境外上市渠道,進一步增強政策的穩定性、透明度和可預期性,鼓勵和支持更多外資機構來華投資展業,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金融是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構成,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我國重要的戰略部署,建設金融強國,打造航母券商是證券行業響應對外開放戰略的必要之舉。
“在政策引導下,行業并購重組活動如期加速,旨在培育一流券商。預計2025年行業并購重組將持續活躍,頭部券商通過資本使用能力實現外延式整合,中小券商則更注重區域和業務互補,實現彎道超車。”一位北京券商非銀行業首席研究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直言。
“當然,中國券商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國際化水平,通過并購國際金融機構或拓展國際業務,能夠更好地參與全球競爭和資源配置。”上述研究員如是說。
招商證券報告指出,新“國九條”開啟以“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的新資本市場改革周期,配套政策接次出臺、推動券商公募等機構回歸業務本源、充分發揮“功能性”作用,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SFISF兩項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盤活資本市場,險資、個人養老金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持續壯大,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ETF投資蔚然成風,資本市場已經進入“以投資者為本”的新時代。此外,伴隨國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證券、證監會核準浙商證券成為國都證券主要股東、國聯證券合并民生證券正式過會,券業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行業格局改善正在路上。
有話要說...